血小板(白血球,简称小板,学名也叫血小板)是一种参与凝血的重要血液细胞,它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们的主要形态是圆形,有大小和质地的变化,平均直径为2-4micron(特殊情况可达10micron),个体形态变化极大,体积给之3-30倍的萎缩小体形态,代表其处于发育不完整或正进入发育阶段;称为假大小板,体积给之30-50倍的萎缩小体形态,表示其为即将萎缩的物质。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凝血,血栓形成以及血管损伤修复等。
血小板运行量的异常增多或增加可能反映血栓形成增加,而运行量的下降往往指示有溃疡性疾病或凝血障碍病变,如白血病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,这时血栓形成减少,因此应进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。
血小板功能障碍,无论是原发性(先天性疾病)或者是因病变(脑出血、病毒感染、药物)而造成的,均会引起血液凝固功能受损或消失。这种情况下,建议血液凝固检查,结合血小板计数来诊断病情,以确定是否有血小板功能的改变。
这些凝血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治疗,将有助于减低发生凝血方面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,同时可以及早发现凝血病变,降低凝血治疗的投入和风险,保证患者有效的治疗效果。早期适当的凝血治疗,也可以达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风险的目的。
由此可见,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凝血监控物质,可以准确及及时的监测凝血功能,以预防及有效控制凝血疾病的发生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