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是血液中的微小细胞,在人体正常血管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参与着凝血和血栓的形成,以及人体免疫机制的完整性。血小板的结构及成分可简单分为外膜、内质及凝集因子。
血小板表面的CD34受体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结合,向血小板其余结构发出信号,促进内质内各种酶的活化,从而调节血小板的分泌和膜外流动,形成稳定的血小板分子结构。
凝集因子是血小板内含微量免疫球蛋白和酶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由碱性磷酸酶系统及凝血素系统共同合成。这两个系统的共同作用,使血小板依附在血管壁上,形成血栓,抵御外来细菌侵入,保护人体血管系统。
在内质结构中,血小板主要包含微粒囊,参与血小板的细胞代谢活动,同时形成装载分泌物的微粒半球,并由其囊膜分离后容纳,向血小板表面释放信号分子。
综上所述,血小板的分子机制主要集中在血小板外膜、内质,以及凝集因子三部分中,通过调节CD34受体、碱性磷酸酶系统和凝血素系统的融合和分离,使血小板起到凝血、止血和调节细胞反应的功能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