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(也称作血小板因子)是一种在血液中大量存在的体细胞,主要起到凝血作用,可以促进凝血酶原作用,阻止出血。在血液中血小板的平均比例为60%~64%,每μL约有200个,它们的直径约为2~4μm。血小板的表面具有分子表皮和胞质,表皮充满稳定因子,胞质带正电,具有吸附细菌的作用。
当血小板数量下降时,人体将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,并有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。因此,血小板的检测指标(也称作血小板分布宽度)是重要的,用以临床衡量凝血功能的检测条件之一。
除了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检测血小板外,研究者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检测血小板,即内皮凝集试验,可以模拟血小板之间的聚集、粘附和互操作等特性,来分析血小板并提高凝血功能。
将血小板的表面单体及免疫系统介到一起,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和极限,结构也更加稳定,使它的凝血功能更强。未来,可以进一步研究可以提高血小板活性的技术。
总之,血小板是血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体细胞,它的凝血功能极为重要,若人体血小板水平异常,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危险,因此血液检查时一定要注意血小板的检测指标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