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是血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,也是调节血液凝固的主要调节因素。它们在血液中以灰质形态存在,大小从2~4微米不等。分布在全血中的比例为约 1.6 %~ 3%,它们的生命周期是5~9天,能够自动充满中性脂肪,从而深入血管壁,在关闭或凝固伤口时产生保护作用。
血小板的作用是促进血液凝固,当血液受到外伤时,血小板便会聚集到伤口处,进行凝固。这种聚集作用叫做“血小板凝集”,血小板凝集后,它们会构成一层凝块,使伤口处充满血液,2-3小时后,血小板凝块会形成固定的血小板膜,从而完成血凝的作用。
缺乏血小板会导致血液凝固受损,会出现唇口发紫、出血不止或易发热,大便拉膜等症状,严重可能导致大出血而死亡。此外,血小板也参与免疫、炎症、胆囊炎、肝炎等疾病的发生。因此,人们应该关注血小板的功能,加强饮食调节,做好工作和生活规律,保持血小板数量正常,尽可能预防凝固性疾病的发生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