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小板是血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,它们能够协助血液正常凝结,阻止血液太过稀薄,并减少出血。血小板由造血干细胞(骨髓)分泌,一般在达到每微升150万到450万个时就够正常的血液凝血了,但是正常范围是每微升150万到400万个,如果血小板少于正常值,会影响血液正常凝血,会出现多溢出血、严重出血或长期不止的出血现象,这时候就需要血小板的输注来调整血小板的数量。
血小板缺乏又称“血小板减少症”,是指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值,主要有两种,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血小板数量骤降,患者可发明显出血现象,若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,多数患儿出现出血是现象延续的症状,也可引起皮肤、黏膜和腹膜出血,因此一定要及既待治疗,不能久延时期。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血小板的数量缓慢下降,出血现象不会十分明显,但也不可忽视。
另外,血小板过低也可引发某些可怕的并发症,比如吸入衰竭,是一种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,常常会伴有肝炎,同时出血也会加重,也会引发其他血液系统疾病,比如淋巴瘤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,有些是先天性的,有些是后天性的,一定要尽快及时的检查和治疗。
血小板的功能在于控制血液凝结,调整血小板对血液循环的正常功能是至关重要的,因此应该尽量保持血小板水平的正常,多吃一些有补血作用的食物,多运动,不熬夜,多饮热水,要适量补充维生素,睡前注意放松,减少太多运动,适当补充维生素,注意疾病的及时诊断,还有注意免疫力的加强等。
手机:13028993697 邮箱:beiyin009@163.com
上海地址: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东路688号6幢